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学者论坛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

(2004-02-14 00:00:00) 来自:人民日报/20040214/湖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中,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并发展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经过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倡导,这一思想已成为全体党员的政治品格和行为准则,对于党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br>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渊源<br>     一般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渊源主要有三个。<br>     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不仅说过“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还讲过“为人类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强调“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1871年,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使用了“为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服务”的提法。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也提出,党的文学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br>     批判地吸收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上,“民”一直是个永不泯灭的主题,成为先哲们思考和探讨的对象,并产生了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遗产。夏禹倡导“政在养民”,周公主张“敬德保民”,由孔子编选的《尚书》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毛泽东同志认为,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民本”思想归根到底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但它对我们也有借鉴意义。他曾借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比喻,教育党的领导干部要“顺”而不要“逆”人民群众“那个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是批判地吸收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结果。<br>     对我国劳动人民传统美德的扬弃。我国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表现为乐善好施、济困扶贫、同舟共济等。这些美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力量,也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当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是对我国劳动人民传统美德的简单继承,而是一种扬弃,是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对它进行提炼,是自发的阶级感情向自觉的阶级觉悟的升华。<br>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提出<br>     孕育阶段。为人民服务,孕育于毛泽东同志投身中国革命之初。青年毛泽东在湖南图书馆自学时,就决心要改变人民大众的困苦处境,决心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亲近农民、心忧天下到为国为民,毛泽东同志的人生道路朝着革命的方向迈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悼念井冈山红军将领王尔琢同志,他写下一副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念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这里,“生为阶级,死为阶级”,也就是为工农大众,为人民群众之意。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br>     明确提出“为人民服务”。1939年2月,毛泽东同志致信张闻天同志,首先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从唯物主义道德观的角度初步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问题。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文艺“是为着人民大众的”。1943年,他又在一次党内指示中提出了“为群众服务”的思想。1944年9月8日,在中央警卫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毛泽东同志发表《为人民服务》的讲演,第一次从理论上阐明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0天后,他发表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讲话,指出“我们的每一个指战员以至每一个炊事员、饲养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br>     从提出“为人民服务”到明确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8日)一文中,使用了“完全”、“彻底”的提法,这已经包含“全心全意”的意思。时隔不久,1944年10月,在接见新闻工作者时,他指出: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的七大开幕词中,他说:“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在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同志又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七大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写入了党章,以党的根本大法的形式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以确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服务”,就其基本的立足点而言是完全一致的。但在“为人民服务”前面加上“全心全意”这个定语,就不仅是个量的发展问题,而且是质的升华。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