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要求,“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胡锦涛同志指出,“巡视组是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内监督的措施之一”,并多次指示要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下面,笔者结合巡视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巡视工作,谈点粗浅的看法。<br>
一、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的重大意义<br>
(一)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新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出现了新情况,党的建设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需要解决。党的建设应当与时俱进,赋予新内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提出,要“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的新内容。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廉政情况进行有效监督,能够从制度上强化党内监督,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依法执政,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从实践中看,巡视制度针对性强,成效明显,丰富了党建内容,拓宽了党建渠道。可以说,巡视制度对于我们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br>
(二)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反腐倡廉的新举措。如何更加有效地解决党内腐败问题,除了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这三件大事之外,还应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规范的长效的内部和外部制约机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新举措。巡视组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促进巡视对象的廉政建设,解决腐败问题。巡视组巡视时间长,工作方法灵活,既可以向上级报告工作,又可以对下提醒,还可以广泛接触群众,收集情况,其作用是其他工作组、考察组所不可替代的。如果在领导班子任期5年内能够巡视两次,更多地了解真实情况,更多地提醒领导班子成员,就能够从制度上强化党内监督,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依法执政,并把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减少腐败现象的滋生。对于通过巡视发现的腐败问题,要依照法纪予以查处,从而起到惩治作用;即使通过巡视没有发现腐败问题,也能起到预防、警示作用。<br>
(三)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干部监督的新形式。现行很多文件在强调某项工作重要性的同时,往往都又强调让“一把手”负总责,并赋予其很大的权力。当然,这对于“一把手”履行职责、推动工作是十分有利的,但由于“一把手”地位高、权力大,现有监督措施很难对其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班子成员、下级干部和党员群众拥有的权力和权威不足以制约“一把手”的权力,“一把手”就成了党内监督的难点和盲点。不到一定时候,很难真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直接面对面解决问题。巡视组帮助理顺关系,化解矛盾,总结经验,是对“一把手”工作的支持;对“一把手”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解决,是对领导干部的保护措施,打招呼总比打板子好。巡视监督客观超脱,可以解决群众监督鞭长莫及,舆论监督不便涉及,班子内部监督很难制约的问题。把巡视工作做好了,就能够从制度上强化党内监督,促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依法执政。加强监督,目的是使领导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从近些年查处的案件看,一些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案发前都是规避监督,而被查处后又追悔缺少监督或没能主动接受监督。因此,加强党内监督,对领导干部既是严格要求又是关心爱护。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纠正那种认为监督就是不信任的误解,切实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br>
(四)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监督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我们党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党风问题是充满信心的。人民群众希望党风好转,希望领导干部为他们办事,带领他们走向富裕,不希望任何领导干部腐败。党组织培养一名领导干部,需要付出很大心血,培养的成本和代价很高。对出现个别领导干部腐败和失职的现象,人民群众是十分痛心的,他们希望和要求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监督。个别领导干部腐化堕落,主要是他们本人思想蜕化变质,但也有监督不力的问题。派出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严格监督,严肃纪律,可以进一步加大监督的力度,增强监督的有效性,从而达到端正党风、保护干部、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目的。<br>
二、如何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巡视工作<br>
(一)始终坚持中央确定的巡视工作指导思想。为了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巡视制度,使党内监督体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中央确定了巡视工作的指导思想。即: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其他有关党内规章为依据,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对下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维护党的纪律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贯彻执行,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指导思想,深入了解进驻单位领导班子的建设情况,在对领导班子存在突出问题基本了解或掌握的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中央报告,认真领会中央意图,在工作中体现中央精神,扎实有效地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br>
(二)切实履行职责、完成任务。巡视工作的职责和任务中央已经明确。巡视组的职责主要是,对省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按照规定将巡视中了解到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及时向党中央汇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具体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省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重点是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的情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情况;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的情况。二是对省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坚持“两个务必”、廉政勤政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重点是了解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履行反腐倡廉的职责,推进本地区、本单位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