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概括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br>
《讲话》之所以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概括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因为无论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还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我们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80多年的历程中,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我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r>
在我们党为了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立党、执政以后,不断解决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又是能否达到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的关键。胡锦涛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16大精神研讨班结业式上指出:“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关键,一是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就是说,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以权谋私;二是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就是说,必须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脱离群众;三是要做到“利为民所谋”,就是说,必须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反之,要是离开了这些,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执政几十年的政党先后下台的事实说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要垮台。<br>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然而,即使是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要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也还是一件要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不断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又用改造主观世界的这种成效去推进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的进程。<br>
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主观世界。早在19世纪40年代所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在革命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革命之所以必须,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0,78页);在19世纪70年代所写《法兰西内战》一书中,马克思又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的基础上,再次强调说,工人阶级“为了谋得自己的解放,同时达到现代社会由于本身经济发展而不可遏止地趋向着的更高形式,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将把环境和人都完全改变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362-363页)。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重申“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5页)。<br>
对于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的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中起决定性作用、基础作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就是要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其中起决定性作用、基础作用的是权力观);就是要解决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问题。这就是说,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道德品质修养,牢记“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之所以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正是在于它通过教育和帮助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方面的问题,使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正因为这样,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特别强调“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br>
然而,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归根到底又要落实到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推进方面。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认识方面所达到的新高度,必须表现为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为此,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不仅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而且指明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尤其重要的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新的领导班子在主政以后,在这些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率先地身体力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r>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首先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在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实例,是在武汉青年孙志刚在广州被错误收容、进而被故意伤害致死一案发生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仅明确指示坚决彻查此案,严惩凶手,维护法律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而且还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2003年6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了1982年5月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对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由“收容遣送”改为“救助管理”,这不仅反映了2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情况发生的重大变化和我们的政府机构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而且也体现了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工作中的落实和贯彻。<br>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也必须落实到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在这方面的典型事例,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中央新的领导班子主政以来,先是在党的16大刚刚闭幕以后,胡锦涛同志亲自带领中央书记处几位同志一起去西柏坡,重温毛主席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首先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16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他强调“牢记党的宗旨,坚持艰苦奋斗这两者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接着,中央政治局又开会决定改进新闻报道,要求准确、鲜明、生动,贴近人民,少报官,多报民;要求政治局官员出国访问,本着节约、务实、精干原则安排,节约使用专机,简化送往迎来各种仪式;取消每年夏天例行的北戴河会议,改在北京郊区举行。而当着一场非典型性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地向全国大多数省区市袭来,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时,胡锦涛、温家宝等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同志又深入到广大群众中,精心组织,扎实工作,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紧急动员全国上下同疾病灾害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经过不懈努力,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在夺取抗击非典和促进发展的双胜利中,奏响了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嘹亮凯歌。这场抗击非典的实践有力地证明,只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使他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党就能无往而不胜,战胜一切艰难险阻。<br>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还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在这方面,2003年8月7日,公安部在政法机关中率先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户籍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等四个方面,集中推出了30项便民利民措施。据此,新生婴儿落户是随父还是随母可自愿选择,70岁老人可考领驾照,现役军人也能持地方驾照,按需申领护照范围扩大到全国100个大中城市,如此等等。公安机关要求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在执法思想上来一次深刻革命,真正把执法为民的思想化作灵魂,体现到每一名公安干警的各项执法行动中去,要求他们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盼望的事情做起,在细微之处见真情。接着,最高人民法院的领导也在8月24日提出司法为民是新世纪人民法院工作的宗旨,要求通过公正、高效、文明的司法活动,把它落实到保护人民、打击犯罪、制裁违法、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的审判过程中去,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针对着社会普遍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热点,立足司法为民,注重从进一步方便群众诉讼等11个方面下功夫,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br>
针对着以上从各个方面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系列措施,境外、海外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说这是“中国领导人展现‘以民为先’形象”,“中国政府更加关心百姓生活”,“中国进入了体现以民为本的新的改革周期”,如此等等。我们坚信,随着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广泛和深入,我们必将迎来一个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