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首要的一条就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条基本经验。在我国进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要永葆先进 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必须继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如何做到呢?其中一个 重要的方面就是全面研究党的历史,从中总结若干带有规律和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以为,中 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验是多方面的,但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r>
一、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根本任务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代表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r>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例来说,它就 是要解放生产力。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说得明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 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就是要取消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 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改变被束缚的生产力。” 新民 主主义革命同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在漫长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每一革命 都多少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为革命势力长期占据的较大的局部地区,生产力确实得到一 定程度的解放,并有所发展。如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很大成绩, 生产力有了发展。到1943年,整个边区粮食不但够吃,而且有余。<br>
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基本完成,发展生 产力的任务更加突出。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 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但是,现实的社会主义体制并不必然与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天然吻合,因此也还存在着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指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 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 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邓小平这一见解,把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任 务统一了起来,在实践上找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式和途径,我 国先进生产力也因此而获得了巨大发展和提高。<br>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失误。其主要表现就是“生 产力没有多大发展” ,重要根源就是“忽视发展生产力” 。这就从反面说明了离开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能是一句空话。坚持代表先 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在我国目前生产力不够 发达的状况总体上还没有彻底改变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br>
二、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发展生产力<br>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总会提出新的要求,而这一要求来自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 势。因此,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敏锐把握现实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生产力 发展水平提高的规律,并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发展生产力。<br>
现代生产力成长的内在规律,最重要的就是,它是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等 过程协同演进的过程。而这些规律作用的发挥,又是以国家的独立为前提的。没有国家的独 立,就谈不上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 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扫除障碍。对于生产力发展的这个规律,应该说 中国共产党很快就认识到了,遵循得也比较自觉。然而对于在国家独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 设情况下,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却经历了一波三折。1957年至1978年间,党在领 导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失误,除了偏离发展生产力这一工作重心以外,还违背了现代生产 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本意,是想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为什么“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 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原因就在于:它们违背了生产力成长的渐进性,急于求成;忽视了科学 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搞“人海战术”;否定价值规律,建立地区性自给自足的经济 体系,把工业化与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割裂开来;“抓革命,促生产”,把思想政治斗 争当成了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将国民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完全隔离开来,割裂了工业化 与国际化的联系。正如邓小平在分析毛泽东发展生产力的失误时所说:“不是说他不想发展 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发 展的规律办事。”<br>
历史教育了全党,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深刻得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并掌握了这些规律,依据这些规律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 放。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开放,打破了旧的僵化的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我国 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飞跃。<br>
现在,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明确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强调要 牢固树立改革和发展的观念,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这就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加深了,遵循得更自觉了。主要体现在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发展先进科学技术;我们发展生产力不能搞 “大跃进”,但要坚持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要变革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以促进先进生产 力的发展,但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是与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正确形式。<br>
三、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方针政策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是通过科学制定和坚决贯彻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实现的。如何科学制定和坚决贯彻呢?这就要坚持一切从中国现实的 生产力状况出发,并在此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正确解决 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不同任务、途径和方针措施。<br>
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之所以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主要是由于中国共 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落后这一基本国情 ,制定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生产力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1978年以后,我国的社会生 产力获得了飞速发展和较大提高,同样也主要在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中国尚处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生产力尚不发达这一基本国情,并依据它制定了正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 方针政策。具体来说,就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集中力量大力发展 生产力;通过对内改革,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解放生产力;通过对外开放,引进 先进生产力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先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创造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然后再支持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最终 实现全国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反过来,“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 命”等失误的发生,则主要是脱离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实际,教条主义 地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有关社会主义的论述,从而采取了错误的战略决策所造成的。<br>
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强调“全党 同志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加以检查和总结,看看是不是符合先 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这样,才能 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 。这就把中国共产党对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的方针政策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因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 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 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把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 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就使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有了保障 。<br>
当前,我国生产力的水平是多层次的,高科技、机械化、手工劳动并存。我国生产力多 层次结构的实际状况,决定了“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除了要为中国先进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制定方针政策之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落后生产力的改善与提高制定必要 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这个基本事实出发,我们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战略重点必须把基点放在发 展高科技上。对于在一些地区和一些行业仍然存在着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落 后的生产方式,既不能脱离实际地简单化地加以排斥,也不能采取安于现状、保护落后的态 度,而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通过长期努力,逐步使它们向先进适 用的生产方式转变。<br>
四、正确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br>
在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创造的生产力,要千百倍地高于以往任何生产方式 所创造的生产力。但是在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始终未能得到充分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 也因此长期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努力学会利用 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来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成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的关键。<br>
中国共产党在刚成立时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发展生产力,会给无产阶级和劳动 人民带来无穷痛苦,因而不加分析地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二大”前后,党对资本主义 有了新的认识。“二大”通过的宣言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 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 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我们无产阶级审察今日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我 们无产阶级和贫苦的农民都应该援助民主主义革命运动。” 这样,中国共产党就懂得了要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应该先进行民主革命,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理。后来, 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此后制定 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纲领采纳了上述思想认识成果,正确处理了同资本主义的关 系问题,因而较好地体现了当时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反,我国在三大改造完成后 的20年间,党在社会主义运动中,要求纯而又纯,排斥可以利用的资本主义,甚至将一些本 不属于资本主义的东西也当作资本主义来对待,这样就违背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造成 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严重后果。<br>
进入新时期,邓小平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要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多种途径和手段 。具体来说,就是确立了对外开放引进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起 点;采取公有制为主体的情况下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分配 方式;把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市场机制引入社会主义,并使之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起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用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 特点。实践证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用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利用人类社会一切 优秀文明成果,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应该大胆地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 果,使之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一种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br>
五、正确处理党的建设和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系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需要拥有先进“资格”的政党去代表才能实现,在我国就是中国 共产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这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的先锋队,是先进的政 党。但是,这不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资格就永远确定了。如果党的自身建设搞不好 ,这一“资格”就会丧失。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关键就在 于它能正确处理党的建设和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系,永葆党的先进性。<br>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并把党的建设上升到“伟大 的工程”高度,为革命事业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就是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 供了政治保障。但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由于党的建设上坚持“以阶级斗争为 纲”的错误方针,党的建设遭到了严重损害的情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 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指出中国的一切问题关键在髁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 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江泽民同志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 要求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并把“始终代表先进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成党的建设和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党在自身建设思想认识上的 突破和“新的伟大工程”的全面推进,使党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 不断增强。正面的、反面的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党的建设搞好了,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就比较自觉;什么时候党的建设出现了失误,党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就会出 现曲折。<br>
当前,党的建设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精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积极探索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领 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贯彻到党的建设的 各项任务中去,解决党在思想、组织、作风上的不适应问题。要不断增强代表“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破除和抛弃那些并不体现“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但又是长期以来已经习惯的、僵化的思想观念,不断探索实践代表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新思路和新办法。要加强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 建设,使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和党的各级组织都能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坚决 加大反腐败的力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使我们党能够取信于民, 能够团结、组织和带动人民群众,为实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共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