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按照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指导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党,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意义。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巩固党执政的物质基础;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巩固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只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这三个方面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一条。要做到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必须从密切联系群众,善解民意、善待百姓做起。<br>
一、善解民意、善待百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br>
从江泽民同志的一贯论述来看,能否善解民意、善待百姓,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为政之要在于爱民,爱民之道在于安民。这不仅是我国一条极具价值的古训,而且是我们党成功执政半个多世纪的宝贵经验之一。江泽民同志在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后不久,就颁布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决定》指出:“能否始终坚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这些年来,江泽民同志不断告诫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共产党人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本。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世纪之交,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江泽民同志又一次尖锐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这些论断,极其深刻地说明了在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性。<br>
从我国的历史看,任何王朝或政权,皆因德政和爱民而兴盛、巩固,因暴政和压榨人民而衰落、覆灭。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历代统治阶级中较有见地、较有作为的统治者,大都是比较注意民心向背的。一旦忘记这一条,失去民心,腐败盛行,政权就保不住了。在这个问题上,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先秦时代,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造福百姓,赢得万民景仰,人心悦服,其子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及至夏桀、商纣王、周厉王等,施行暴政,不以百姓为念,不关心百姓疾苦,甚至草菅人命,终于分别引起商汤灭夏、周武伐纣、国人暴动,导致政权更替或国势衰落。封建社会,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到太平天国起义,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不善待百姓,施行暴政引起的。我们应当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应有的启迪和警示。<br>
从我党的发展历程看,党之所以能取得执政地位,根源在于有最广大人民的拥护、爱戴和支持。回顾我党80年的辉煌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党善解民意、体恤民情、善待百姓,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全国人民得解放,党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为人民,表现出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境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对敌作战中,不管环境再艰险、生活再困难,也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从而赢得广大劳动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解放以后,我们党十分关心广大普通工人、贫苦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不仅从政治上使他们当家作主,而且采取多种措施使他们安居乐业,党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从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一切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稳步推进改革,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改革开放中得到实惠,从而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历史已经反复证明,民心向背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执政党执政地位能否牢固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执政基础,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br>
从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问题看,脱离群众、侵犯群众利益甚至欺压百姓等现象有滋生蔓延的趋势,若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党的执政基础。突出表现在:有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了解群众的疾苦,对群众的利益、群众的呼声、群众的愿望漠不关心;有的好大喜功,盲目决策,导致重大失误,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而且使部分群众陷入生活困难的境地;有的抛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厉行勤俭节约,而是贪慕虚荣,“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公款消费,恣意挥霍,增加了财政支出,加重了群众的负担;有的为了个人升迁,弄虚作假,夸大政绩,欺骗党组织,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图个人虚名而祸国殃民;有的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有的条件获得额外收入,加大了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不合理的利益差别;有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以及家属、子女、亲友打算,不关心群众的疾苦,只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有的借改革之名,损公肥私,侵吞国家和集体的资产,侵犯群众利益,富了自己,穷了百姓,成了社会新贵,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有的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去寻租,凭借手中掌握的各种审批权和干部任免权,在工程审批、干部选拔、人事调动过程中,贪污受贿,弄权渎职,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致使不少普通百姓办事难,本属正当的事情也要托关系、走后门甚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