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对我们党的奋斗业绩和历史经验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三个代表”的思想对于指导我们办好学术期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学术期刊作为党的喉舌的一部分,也是宣传和实践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阵地之一。<br>
一、学术期刊在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br>
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他还指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1]。如果说把是否从事知识生产与传播作为断定是否为知识分子的重要标准的话,那么笔者认为: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编辑也同样是创造知识、传播知识、推进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学术期刊则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工具。<br>
1.学术期刊为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使其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服务
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根本的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提出的要求。江泽民指出:“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就要调整和变革。”[1]这正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转型时期,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矛盾摆在我们面前,要求我们从理论上予以科学的分析和解答,特别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更加尖锐。于是各种学术期刊,尤其是社科类学术期刊围绕着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公有制主体地位与多种经济成分的相互关系,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运作,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稳定,贫富差距控制,社会矛盾的区分与化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等进行了深入的理性的思考和探索,为我们党和政府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地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提供了理论依据。<br>
2.学术期刊为激发人民群众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服务<br>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在新旧生产力的交替过程中,人的能动性是必要的。实现“四化”的关键首先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首先是思想的现代化。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广大群众对党所制定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各项新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从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到全面落实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学术期刊起着宣传、指导的舆论作用。只有通过舆论宣传,人们才能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新的理论一经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其所产生的威力是十分巨大的,它会极大地激发出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其次,现代化的人还必须具备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其相应的劳动技能,而学术期刊在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反对宗教迷信,传播技术创新信息方面的功效是其他刊物所无法比拟的。<br>
另外,江泽民还十分明确地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着大量的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他们专业水平高,富于创造性,有独立的工作能力,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希望被尊重,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那么如何留住他们的心,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激励他们将潜在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呢?近年来各种学术期刊不断介绍西方成功的各种新管理理论,如“人本管理”理论,“人类资源开发”理论,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等,推动了我国管理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了他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从而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热情。<br>
3.学术期刊全力为促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服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从“间接生产力”到“直接生产力”再到“第一生产力”,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内涵的深刻变化。“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1]然而,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过程中,学术期刊尤其是科技期刊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在启动阶段,如何选择具有先进性、前瞻性的科研课题,需要对本学科或专业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水平有较全面的深入了解,这就需要去查阅、搜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中寻找突破口,以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思路。这些资料的来源首先是学术期刊,尤其是科技期刊。在研究阶段,任何科学的创新、技术的发明都不是能够从过去的知识中,用逻辑的方法演绎出来的,也不是从经验资料中能够概括出来的。在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既有量变又有质变的多阶段的创见性的思维过程,是多种思维方法和逻辑模式的综合运用。任何一项创新都是创新者在翻阅大量相关学术期刊,参考大量相关学科论文,从不同作者、不同思维角度中获得灵感和启迪,从而解决了在研究中出现的一个个新的难题的。于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创新才有可能。在科学技术的传播阶段,主要是新的科学技术如何使更多的人知晓和掌握,使其更快地推动生产力发展,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知识经济已把经济活动范围从生产扩展到了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新,它要求知识的传播线与经济的生产线密切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整体,使不断创新的图纸尽快形成产品,进入市场。而学术期刊,尤其是科技类学术期刊,恰恰在图纸与产品之间架起一道桥梁,缩短了创新者与生产者及消费者之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