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学者论坛


论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004-01-17 00:00:00) 来自:教学与研究/200205/陈先达


    一百多年来,中国各派政治势力关于文化问题的争论,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与命运休戚相关。从清末维新派的“中体西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到邓小平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际上是中国社会经历过的从维护腐朽崩溃的封建清王朝到试图选择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到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历史脚步的回声。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化争论史,从一个侧面说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br>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直关注文化建设问题,有过多次决议和采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措施。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问题占有重要地位,在论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学说时,对什么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以及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经验,高屋建瓴地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江泽民同志说,“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从旗帜的高度来看待文化,认为坚持先进文化是保持一个政党先进性的标志,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史上特别是执政党历史上的创见。它对于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和发展,顺利推进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兴旺发达的改革措施是完全必要的。<br>       一
    提出先进文化问题,实际上也同时提出了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即判断文化的标准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都是片面的。相对主义强调文化的多元性、相对性和等价性,认为任何文化形态对于它的文化主体来说,都是合理的,文化没有先进与落后、革命与反动之分。尽管文化相对主义有某些合理性,如它承认各民族文化存在的权利,强调各种文化中有合理的东西,但片面化必然保护落后,为一切不合时宜甚至反动的文化提供保护。而绝对主义是把某一个时期或某种文化因素的合理性绝对化,视为万古不变的东西,先进的东西永远是先进的,文化不必与时俱进。西方文化中心论者把西方资本主义时期文化对封建文化暂时领先地位绝对化;而东方精神文明优越论者把中国封建时代文化的领先地位绝对化。文化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在文化问题上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都不可能正确认识先进文化的本质和找到正确的评价标准。<br>     先进文化或文化的先进性不是一个抽象的不可言说的论断,它有科学的和价值的标准。<br>     所谓科学标准讲的是评价的客观性问题。当然,生产力的先进性,可以有一个公认的甚至量化的标准。因为生产力存在于人们生产的客观过程中,通过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生产工具的性质、生产者的科技素质、管理水平、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等等,可以作出判断。尽管生产力的先进性也有它的相对性的一面,即放在世界范围和历史过程中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但对生产力的先进性可以作出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客观判断。<br>     文化的先进性不同,它属于精神生产领域,体现在以物质载体出现的精神产品的内涵中。它不可能具有可见的直观的性质,更难以量化。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文化先进性完全是价值判断,不具有客观的科学的标准。<br>     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文化的本质。文化,无论是作为以各种社会意识形式表现的理论形态,还是以人们日常生活方式表现的世俗形态,都不能脱离它借以产生的社会和时代。文化不存在于超社会超时代的精神天国之中。文化具有社会制约性和时代性,在阶级社会中它还有阶级性。因此通过文化与社会、文化与时代、文化与阶级的关系,就可以对文化的性质进行判断。<br>     从客观标准看,文化的社会制约性决定文化的先进性,它表现为社会制度的进步性。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社会形态为另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也就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文化取代与旧的社会形态不可分的旧文化。这当然是从文化整体性质说的,至于随着旧的社会的解体,原有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和合理的东西会被新的先进文化扬弃,成为新的先进文化中的有机要素。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但这个规律并不否认新社会的新文化较之旧文化具有总体的进步性。<br>     从文化与时代的关系看,文化都具有时代性,即使是最荒谬最不具有可接受性的文化形式的出现,都有它的时代背景,都具有现实存在的可理解性。正如马克思说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P60)但可理解性不等于可接受性,更不等于进步性。在一个时代中,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先进文化是反映时代的进步潮流,符合时代前进方向和要求的文化。符合时代进步潮流还是逆潮流而动,这是区分文化的先进与落后、革命与反动的一个重要客观尺度。<br>     当然,判断文化先进性还有它的价值标准。因为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有阶级性,站在不同的立场,评价可迥然不同。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后,拥护者、信仰者、实践者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学派无法相比的,而咒骂者、反对者之多也是任何一个学派无法相比的。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价值判断是等价的,是公婆争理,无是非可言。其实,价值判断是由利益支配的,而利益的合理性决定于生产关系的性质和不同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因而有剥削者利益与被剥削者利益之分,进步阶级利益与反动阶级利益之分,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之分。从历史发展进程看,一种先进文化,它的阶级基础总是比旧文化代表的阶级基础要宽,人数要多。这是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然后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利益主体变化的状况。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价值观念随着价值主体变化而具有可比性的依据。<br>     在阶级社会中,先进文化不一定是主流文化,而处于统治与支配地位的主流文化不一定是先进文化。特别是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往往处于被统治被压迫的地位,他们的思想被视为异端邪说、离经叛道而受到压制。明代的李贽反对宋明时期处于统治地位的道学,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男女平等,结果被捕死于狱中。在清末中国国势沦落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