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学者论坛


关于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一点认识

(2004-01-13 00:00:00) 来自:光明日报/20040113/陶武先


  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面对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面对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面对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面对国际文化竞争的日趋激烈,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直面客观实际,把握现实特点,用时代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在不断发展中增强实效性。

  一要增强理论工作的创新性和说服力。理论工作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创新是理论工作的生命,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理论创新,既包括原创性的重大理论研究,又包括应用性的理论研究;既包括全局性重大课题的研究,也包括区域性发展问题研究。对地方而言,更多的是贯彻中央方针政策的理论研究,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的理论研究,针对社会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的理论研究。从现实来看,我们的理论研究还存在“供需”对接不够、思想穿透力不强、成果有用性较差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结合实际推动理论创新,不断增强理论的说服力。重大理论研究要突出重点。要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十四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课题,有重点地推出一批有理论深度、有社会影响、有创新价值的理论成果。区域发展研究要提出可行性对策。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职能转变、对外开放扩大、统筹城乡发展、利益格局调整、社会心理变化以及人力资源转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理论研究,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社会问题研究要关注现实生活。要自觉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善于从社会生活和现实矛盾中寻找题目,从新生事物中把握趋势,从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发现问题,从群众的言行表露中捕捉诉求,在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指导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

  二要增强舆论工作的导向性和感召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现代社会,宣传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能不能把宣传舆论工作抓在手上,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为此,我们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弘扬时代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去引导群众、感召群众。要坚持先进性的要求。先进性是发挥舆论导向功能的核心。舆论工作坚持先进性要求,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和指导我们的工作,明晰是非界限,明确优劣标准,坚持正确导向,促进健康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保持头脑清醒,准确把握我们所宣传的是先进生产力还是落后生产力、是先进健康文化还是落后腐朽文化,所代表的是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还是少数人的利益,决不能用自己的好恶去代替正确的导向,用过时的观点去解读当今的问题,用虚假的表象去误导不良的倾向。要营造有利发展的氛围。积极宣传先进的经济思想、科学的发展理念以及利用一切合法手段增加收入、积累财富的市场经济观念,着力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具体阐释党委政府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人们自主立业、做强企业、成就事业,着力营造一心一意抓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良好氛围;关注广大群众的利益,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群众呼声结合起来,把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讲明白,把前进中面临的困难说清楚,引导干部群众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着力营造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要落实把关帮忙的责任。新闻引导舆论,舆论影响大局。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讲大局、讲原则、讲纪律,把好关、把好度,切实做到“帮忙不添乱,鼓劲不泄气”。要教育引导新闻工作者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完善各种“把关”制度,关口要明确到岗位,责任要落实到人头,防止因工作疏忽和把关不严造成重大失误,影响社会安定团结,从而确保新闻导向正确、舆论引导有力。

  三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凝聚力。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目的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要把握内涵的准确性。政治工作体现党和政府的意志和主张,具有政治性;思想工作主要是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具有广泛性。实践中,既不能忽视原则去淡化甚至抽掉应有的政治内容,又不能一概用政治标准去对待一般性的思想认识问题。要突出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和思想道德这个基础,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加强反映时代精神、适应实践要求的新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教育;又立足群众需求,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工作,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疑虑和现实问题。要区别对象的层次性。在市场化、社会化和开放度越来越高的社会环境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群体看,随着单位人逐步向社会人转变,单一身份逐步向多重身份变化,新的利益群体不断出现,人群的流动性不断增强,群体结构日益呈现出多样性,不同群体的经济状况、价值观念、利益诉求差异明显。从个体来讲,人的主体意识更强、认知能力更高、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独立性、鉴别力和选择性进一步增强。对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扩大覆盖面,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明晰不同内容、解决不同问题。要注重工作的相融性。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思想问题总是与具体的现实问题相联系。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经济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与改进党风政风和引导社会风气结合起来,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融于各行各业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制度建设中,融于每一个人的具体岗位和社会生活中,融于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的过程中,从而实现积极宣传群众、有效教育群众和正确引导群众的目的。

  四要增强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和竞争力。当今世界,文化竞争力已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深化文化属性的认识。一般来讲,大家对文化领域是宣传思想阵地、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认识比较明确,注重其社会效益;但对经营性文化的产业属性、商品属性的认识还不够,忽视其经济效益。要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社会覆盖面和市场竞争力,就意味着没有观众读者,就不能占领阵地,就难以实现社会效益。为此,要从消除体制性障碍入手,一手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做强产业实体。经营性文化的竞争,表现为文化实体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不同文化实体聚集和配置资源能力的竞争。竞争是横向的、现实的比较,如果没有一批综合素质较好的优势企业,就只能参与而不能赢得文化市场的竞争。经营性文化实体要主动参与并赢得市场竞争,着力抓好产权改革、机制转换、市场开拓、人才聚集等工作,逐步发展为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集团。要打造精品力作。从本质上讲,精品力作就是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群众喜闻乐见、市场适销对路,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文化产品。应当看到,当前我们缺少的主要不是市场需求而是优秀作品,缺少的主要不是资源要素而是市场配置功能,缺少的主要不是政府扶持而是好的运作方式。打造精品力作,根本出路在服务群众、面向市场。要下决心改进政府投入方式,下决心建立优胜劣汰的评价机制,真正创造出一批被群众认可、有经济效益、有社会影响的优秀作品,逐步改变“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的状况。

  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方向;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实现形式。因此,要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工作,转变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改变那些墨守成规的做法,克服那些束缚发展的体制障碍,不断激发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活力,更好地实现“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目的。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