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学者论坛


解读胡锦涛“七一”讲话: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

(2004-01-12 00:00:00) 来自: 中国网 /20030708/熊 云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之际,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时刻,新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了他的首次“七一”讲话。《讲话》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和指导性,意义重大。
    一、《讲话》以新的认识深刻而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提高和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胡锦涛“七一”讲话,是自2000年2月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要求以来,我们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阐述,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定位最高的一次阐述。
    一直以来,有不少人认为,“三个代表”不过是对党的建设经验的总结、不过是三句浅显易懂的话,怎么能够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些博大而精深的思想体系相提并论、一道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呢?
    人们有这样的认识,不难理解。因为“三个代表”最初确实是从党的建设的角度提出的。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形成到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不过短短几年,一些人思想认识一时跟不上也难免。再次,“三个代表”提出后,虽然有过几次重要阐发,但都没有从思想体系角度来阐发。我们党对“三个代表”的阐发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在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着重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以及在党的建设中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第二次是在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着重阐述了“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和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第三次是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方位,并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这几次阐发,对于提高人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起了很大作用。但问题是,这几次阐发都没有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系予以说明。这就使人们难以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博大精深。
    人们有这样的认识可以理解,但不能任其自然。认识不统一必然影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削弱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怎么办?党中央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阐发,于是有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纲要从十六个方面阐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人真正感觉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但问题是,这只是学习辅导材料,还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系似乎也还有值得进一步梳理的必要。另一方面,党中央发出通知,要求掀起新一轮的学习贯彻高潮。在这种背景下,胡锦涛发表了“七一”重要讲话。
    《讲话》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一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做了新的表述。胡锦涛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这些表述,突出了它是一个科学体系,突出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具有同样的平等地位,突出了它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新的表述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定位上显然比过去要高。二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进行了梳理。胡锦涛指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是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讲话》从新的理论概括、新的理论基础、新的理论要求和新的理论视野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四是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意义。五是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讲话》在理论上的这些重要贡献,对于提高和统一全党全国的思想认识,增强全党全国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讲话》明确提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对于引导、团结和动员全党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十六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国内瞩目,国外关注。尽管十六大已经明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但在表述上,还没有使用“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而是使用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样的提法。这个提法在表述上有不简洁之弊,而且容易给人以举两面旗子的感觉。现在,胡锦涛把我们党所举的旗帜明确表述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并且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