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学者论坛


地域文化研究与弘扬民族精神

(2004-01-05 00:00:00) 来自:《光明日报》/20040101/雍际春


  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对于文化多样性的着力维护与普遍关注,对于地域性很强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如何在这样一个国际语境下,把发展中国特色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地域文化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大有作为。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众多民族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精神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历程中,各民族通过经济、文化和信仰等多方面的联系,在相互交往与不断融合中共同创造形成的。我国已发现的七千多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似繁星遍布祖国各地,人们根据其分布特点和文化类型,将中华文化起源表述为“八大中心”、“七大系统”、“六大区系”或“满天星斗”等等,表明中华文明曙光初露之时,孕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远古文化就呈多样化的地域特点。中华传统文化及其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与创新,与地域文化传统的这种构成特点密不可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传统文化及其民族精神的基本形成期,当时人们按各地风俗的不同来区分和认知地域文化。《诗经·国风》所收诗歌即采自各国民间并按地域国别进行编排,生动展现了各地域间的民俗风情和不同文化特征。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以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而将中国划分为4大经济区域和18个小区,其所划分即以风俗的异同与中心城市的有无为重要依据。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更是以风俗之异同将中国划分为秦地、魏地、周地、陈地、赵地、燕地、齐地、鲁地、宋地、卫地、楚地、吴地、粤地等13个风俗区。我们今天习称的齐鲁文化、中州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三秦文化、关东文化、陇右文化、西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两淮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滇云文化、黔贵文化、江西文化、八闽文化等地域文化形态,大多数是在秦汉风俗区域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在一定条件下,地域文化也会上升为主流文化,如秦文化作为地域文化又被称为三秦文化,它以中央集权、农本思想和文化专制为主要特征。战国后期,伴随秦国的强大和完成统一,秦文化次第汇纳其他文化而由地域文化跃升为统治文化。并且其主流特征一直贯穿到清朝。再如以儒学为主要特色的齐鲁文化,以汉武帝独尊儒术为标志,由地域文化上升为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统治文化,进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地域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多样绽放,也是中华文化有机整体或大系统下的亚文化或子系统,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不断塑造培育的不竭源泉。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民族精神的传扬,是对地域文化先进因素和优秀成份不断荟萃吸纳与凝结升华的过程。中华主流文化对于地域文化具有导向、凝聚和规范作用,促其融合扩展、认同主流和趋同一体;不同的地域文化则以自身的个性风格与特殊内容,给中华主流文化传统不断提供丰富的能量与养料。地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这种双向互动与相辅相成,是中华文化及其民族精神多元互补、综合创新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华文化及其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永续常新的内驱力所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正是不同的地域文化及其以之为基础的中华传统主流优秀文化的人文结晶。

  正因为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所以对它进行特别的关注和研究便具有了多重的意义。首先,发掘和弘扬地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展现。地域文化是先进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展现,也是先进文化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交融、不断升华和弘扬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根基所在和力量源泉。其次,研究地域文化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中华主流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再造,都与地域文化的兴衰发展、增益转换息息相关。重视地域文化,研究地域文化,挖掘各种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丰富内容,实际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和中华民族精神内在积淀的全面继承和深刻弘扬。再次,地域文化研究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键环节。研究地域文化是探究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内在继承性和时代性规律的中介与凭借,也是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素材和现实养料。要继承弘扬民族精神,地域文化的研究既是切入点,也是出发点。第四,研究地域文化,是因地制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整体复兴的现实需要。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立足各地域文化的实际现状和个性特色,扬长避短、积极推进地域文化的发展,使其在多样化和多层次发展的基础上既百花齐放又不断融入主流文化当中,有助于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激励和规范功能。同时,地域文化也是一种资源,在发展地域文化的同时,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兴办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地区文化品牌,是振兴区域经济和促进区域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五,研究地域文化,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爱家乡和爱故土做起,而地域文化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藏和财富。研究、挖掘、开发地域文化资源,无疑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和开发地域文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