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学者论坛


从历史中吸取丰富营养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

(2003-12-01 00:00:00) 来自:《理论与现代化》/200011/罗保铭


    今年是抗击八国联军入侵和义和团运动100周年。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回顾这段历史,是十分有意义的。回想过去的中国,我们既有强盛的历史,也有屈辱的历史,既有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四大发明”等重大贡献,也有“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不堪回首的城下之约。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一直是我们企盼和追求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正在富裕和强大起来。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迅速崛起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华民族的初步复兴已经实现。特别是1997年7月,我们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澳门又顺利回归祖国。在经历了漫长的主权沦丧之后,香港、澳门再次回到祖国怀抱,充分反映出社会主义祖国的强盛和共产党领导的正确。从历史的角度讲,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挺直腰杆,扬眉吐气。<br>     现在,我们生活在宁静优美和宽松和平的环境之中,各方面的条件比较优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陶醉于已有的安逸,忘记曾经有过的历史耻辱,忘记天下仍不太平,忘记我们的国难和我们的责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是要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挖掘天津特有的历史资源,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让每个人,尤其是我们的青年一代,了解这一段痛苦悲壮的历史,激发起强我中华的雄心壮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工作,开拓进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天津工作全面上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br>     悠悠百年弹指一挥间。当我们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的交汇点上,回首过去100年的沧桑,令人思绪万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br>     我们不能拒绝历史,尤其是不能拒绝屈辱的历史。“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屈辱的历史不仅与荣耀的历史具有同等的认识价值,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屈辱的历史更令人刻骨铭心。“知耻而后勇”。我们只有不回避屈辱的历史,才能大踏步地跨越屈辱,才能不畏艰险,排除万难,勇敢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进。<br>     我们不能记忆历史,因为历史能给人教益,对于培养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对于国家的治乱兴衰,得失成败,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堪称是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运用历史的楷模。毛泽东同志渊博的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身体力行,把懂得中国历史,作为中国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江泽民同志把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反复告诫我们,要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纪念义和团运动,纪念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这段悲壮历史,也要从历史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遵循历史所昭示的必然,坚定不移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br>     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因为任何历史都是民族的历史,有民族的特点和民族的形式。我们平常所说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都离不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积淀和升华。任何历史都具有继承性,今天是由昨天的历史发展而来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今天的世界也是历史的世界的发展。正确地对待昨天的历史,为今天和明天的现实服务,是任何执政党都必须慎重处理的重大课题。早在6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这就告诉我们,既不能因为今天和明天而否定昨天,否定了昨天,今天和明天发展就失去了根基。因此,那种肆意诋毁和歪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光辉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是要坚决反对的。同时,也不能因为漫长而悠久的历史,背上沉重的包袱,裹足不前,不敢创新,不敢突破。在对待和继承历史的问题上,应该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的态度,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br>     可以说,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以史为鉴,为现实服务,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和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月16日在浙江、江苏、上海党建座谈会上对“三个代表”思想进一步阐述,以及最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反复谈到历史问题。特别是在浙江、江苏、上海党建座谈会上,用很大篇幅讲历史问题,比如:他告诫全党要研究人类五千年各大国兴衰更替的历史,兴盛有其原因,衰落有其教训,而根本的一条真理,就是“发展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又比如:他还从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在选举中垮台,进一步引申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他说,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七十多年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发展,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如何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出发点和着眼点就是这里。再比如:他认真思考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美国为什么比欧洲发展得快。他引用恩格斯1888年对美国的评价,指出,在这个藐视一切继承和传统的东西的国家,只要大家认为一个新的改革方案是合理的,那么差不多第二天就会付诸实施。而这一点在欧洲、乃至在中国是很难马上做到的。如此等等。这充分说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学史和治史的高度重视,也充分反映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历史,从历史中吸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开拓视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br>     回顾义和团反帝斗争的历史,我们一方面被那种奋起抗争、英勇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为愚昧和落后所付出的惨痛代价留下的创伤而难以忘怀。从100年前的“庚子国难”,到今天中国在国际上日益重要的地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