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学者论坛


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格力量

(2003-11-06 00:00:00) 来自:理论学习与探索/200006/周风燕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生命线,是我党的政治优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能够运用多种方式,加强疏导工作,防止激化矛盾,减少社会震荡。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愈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愈要适应新的形势,全面加强和改进全党、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使这一优势和传统在新时期发扬光大,并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我认为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非权力影响力。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来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影响力直接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好坏乃至成功与否。影响力包括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指职务、地位、资历等因素;非权力性影响指人格、才能、知识、情感等要素,其中非权力性影响,特别是政治思想工作者的人格力量对政治思想工作者的作用尤为重要。<br>             关于人格的涵义<br>     在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中对人格有不同的理解和规定,思想政治工作所强调的人格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含义,即人的品质、道德,强调的是一种现实性与理想性统一的人格。理想的人格是一种完善的人格,它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体现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人格的力量则是指高尚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政治品德、道德情操、价值取向等所产生的影响力,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和行为的自然渗透和体现。人格力量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其自然渗透有无限的张力,不受时空的限制,能通过震撼感染、舆论传播,使人产生敬佩、信赖、亲切感。在它的作用下,被影响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心悦诚服、效仿,并能间接征服人心。因而它的影响和激励作用比那种带有强制性并由传统的地位、职位、资历等因素构成的外加力而使人产生的敬畏感及被动心理和被动服从行为的权力性影响力来得长久。高尚的人格所产生的巨大凝聚力——这是法定约束力所无法相比和代替的。<br>             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特点决定着人格力量的作用<br>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他的重要职责是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来教育广大群众,以影响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行为,启发和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任务。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而要让正确的道理被受教育者接受,起主导作用的首先应当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影响力。因为教育对象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接触的第一个对象是宣传教育者本人,教育者自身形象如何,能否赢得被教育者的人格信任,直接关系到教育内容本身的命运。因为从人格的信任到理论的信仰,是人的思想升华的重要途径和规律,这也符合人的一般心理特点。<br>     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而每个个体又有各自的个体特征,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要多样化,即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完全依靠领导干部的行政权力,而是要通过教育、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特别是在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涉及到人们切身利益的变化,会引起人们的心理的不平衡,会带来价值观念和人生信仰混乱、道德伦理规范失效、社会偏离行为增多的现象。面对这些新情况,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仍用过去的老方法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发号施令,以权压人的我讲你听,受教育者就会产生厌烦心理。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仅凭着一定的权力是不够的。当然适当使用权力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然而要解决思想问题更重要的是靠人格力量去感化、去征服。<br>     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在于依靠真理使人信服和依靠人格使人信任的双重力量来实现教育人的目的。真理的力量是真理的感召力,而人格的力量是向心力和凝聚力。如果把真理和人格比作杠杆两端的话,前者是“重量”而后者则是“力臂”。力臂越长,则“起劲”真理的力量也就越大。人格的力量是真理的力量发挥的前提和条件,它比那种空洞的宣传说教更具有感召力和震撼力。人格要靠真理的力量陶冶、锻铸;真理之所以具有力量,跟宣传实践真理的人所具有的人格分不开。在某种意义上,人们对真理的相信程度取决于宣传真理的人对真理的执行程度。在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言行举止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和引导功能,具有方向性和代表性的力量,往往左右着社会的风气。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就是下级和部属的一面旗帜,就是无声的命令,就可以对群众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都强调以身作则。孔子曾提出身教的思想,“政者,正也;子帅以正,疏也不正?”孟子进一步提出“教者必以正”的著名命题。唐代教育家王通提出“心化”这样一条重要原则。所谓心化,就是通过教育者本身的示范作用和内心感化作用来进行教育,即所谓“不言之教”。宋代历史上以改革出名的王安石,在《原教》中主张思想道德教育重在榜样感化,他把以身作则称为教育感化之本。这些观点尽管有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一种理想人格来倡导,是有进步意义的。<br>             如何塑造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塑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有坚强的党性,增强政治影响力。<br>     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在实际工作中学会运用正确的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把握形势、正确引导群众;只有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是非明了,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和错误倾向。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理论上成熟,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是坚持党性的前提。在当前就是要全国深刻的理解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加强自身的党性建设,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和政治素质,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政治影响力,受教育者才能信服。<br>         2.要密切联系群众,增强感情影响力。<br>     广大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要尊重人就是从内心深处恭敬和重视实施教育的客体,不能无视教育对象的存在和其个体的独立化。通过尊重达到双方的相互信赖、契合彼此的感情。理解人就是要体察他人的真情实感和苦衷。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倾注着人与人之间深挚的情感和充分的信任。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坦荡的胸怀,以自己的坦诚和炽热的爱心消除被教育者心灵的屏障。同时还要注意聆听对方的心声,设身处地的为其着想。关心人就是关心和帮助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大课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正处于转轨时期,大量的问题困扰着人们。如果只是高高在上的通过开大会、“一刀切”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能解决群众的问题,还会使群众产生反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解决群众的困难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到群众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者当作贴心人,达到感情上的沟通,才会有情感上的亲和力和影响力。<br>         3.努力钻研各门学科,增强知识影响力。<br>     思想政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它以马克思主义为学科的理论基础,同时又吸收了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而溶为一体。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应当有较全面的了解,并把它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便更好地把握受教育者心理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将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同时,针对教育对象的专业基础知识,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了解甚至精通教育对象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才不至于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而且,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及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出现思想问题的多样性,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有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社会知识。毫无疑问,较强的知识影响力,可以在教育对象心目中形成较高的威信。<br>         4.积极探索思想教育方法,增强才能影响力。<br>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是教育者施加并作用于受教育者的中介,是决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改革的需要,在实践中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适应这一形势过程中价值观念和利益格局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不断面临新的实际,如果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尤其在当今的信息电子时代,被人们称之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已经开始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空前挑战和机遇,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利用这一全新的现代交流和沟通手段,使它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时代性和吸引力。<br>         5.必须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增强人格的力量。<br>     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最具有魅力的人格特征,是最能打动人、折服人的人格特征。古人说:“吏不畏严而畏廉,民不服能而服公。”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历来是让人尊重的一种美德。廉洁自律,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贡献;生活上要一尘不染,清正廉洁,思想作风上要做到立身清正、公道正派。也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时时处处事事不忘自己所肩负的重任,力求在各方面为群众做出表率。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具有清廉的道德素质、无私奉献的浩然正气,才能够在群众中具有号召力。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身体力行的。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