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学者论坛


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化品位

(2003-10-14 00:00:00) 来自:大连干部学刊/200204/王建学 潘立魁


    所谓领导干部的文化品位,主要是指领导干部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科学及相关知识的水平,以及在具体领导工作中这些知识所占的含量。<br>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之一。作为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组织者,党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按照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实施领导,提高文化、科技在领导工作中的含量,自觉地按照先进文化的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br>             一、提高领导干部文化品位的极端重要性<br>     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化品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在国际上,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西方一些先进国家政府官员、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都具有很高的学历和高等技术职称。据一项统计,西方著名的政治、军事、科学、文化、艺术领域的领导人中,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占71.9%。在各项重大决策以及管理工作中,这些人在文化、科技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明显。这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长期以来重视人才,不断致力于加强政府官员及高级管理人员文化、知识品位提高的必然结果。我国由于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受“左”的思潮干扰,对文化、知识持有偏见,致使领导干部提高文化、知识品位的进程中断,在某些方面不可避免地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而,提高我国领导干部的文化品位,就显得十分紧迫。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上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要驾驭知识经济的时代,必须有较高文化、知识品位的领导人才,知识经济需要知识领导与之相适应。在国内,党中央十分重视领导干部文化、知识品位的提高。在选拔干部的标准上,将“知识化”作为“四化”中的必备条件,实际上就是指领导干部的文化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强调文化品位对领导干部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只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最近,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曾庆红在一次会议上又一次强调:应培养高知识层次的领导干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西方国家的文化观念、文化产业都将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应怎样认识,采取怎样的措施趋利避害,没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是难以应对的。面对这种文化的冲击,我们应有足够的准备。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我们的领导干部还很不适应,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以适应入世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方面的要求显得更为紧迫。<br>             二、我国领导干部文化品位的现状
    目前,我国领导干部的文化品位状况还不容乐观,这也是迫切提高领导干部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领导干部文化品位存在以下问题:<br>     第一,学历还不高,而且结构还不合理。据对最近几年某省委党校培训的县区委书记(正、副职)的调查,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只占38.3%,而且其余多半是业大、职大、电大等文凭。学历结构也比较单一,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学理工的约占1/2以上,学文的比较少,而且,要么只懂理工,要么只懂文史哲等,复合型人才更少。<br>     第二,历史知识较差。据某市委组织部对在该市委党校学习的38名中青年处级和乡镇干部培训班学员调查分析,竟有21%的人不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特别是乡镇干部历史知识更差,竟有40%的人不知道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说不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br>     第三,科技知识欠缺。从广东《支部生活》杂志和“零点调查公司”关于“广东省领导干部科技素质调查”来分析,被调查对象是在省市各级党校学习的副处长以上领导干部,有效问卷374份,调查的项目共十项。其中:关于对“邓小平科技理论的认识”,虽然99%的人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但只有1%的人能够回答出它的含义;关于“对科学方法的理解”,以对“水变油”研究的态度为例,反对的占62.3%,回答难以判断的占20.6%,回答无所谓的占了7.8%,回答支持的占9.4%;关于对“算命的看法”,认为算命包含一定的科学成份的占29.1%,认为算命也是科学的占1.3%,说不清的12.6%。<br>     第四,法律知识薄弱。我们曾经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法律知识在不同层次、类别的领导干部中进行过问卷调查。据1999年辽宁省“××市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培训班基础理论问卷调查”分析,在被调查的24人中,对“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法的本质在运作中的表现”这个判断题打“×”的有15人,判断错误占被调查人的60%。对“宪法规定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三项选择: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居然有县处级干部选择了错误答案,表明有些县处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比较薄弱。<br>     第五,政治理论水平欠缺。据对某省委党校1995年春季入学的培训班(93人)理论知识摸底测验显示,只有3人及格,平均只有48分。据对1996年春季入学的一个进修班学员调查,在“您认为当前干部政治观念淡漠的原因”中,竟有48.2%的学员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这一答案,是各种答案中最高的。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由于此种认识而导致了信仰危机。<br>     以上情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不重视学习,认为抓经济比学习重要,经济搞上去了,一好百好,怕因学习而影响经济工作,把学习与抓经济对立起来。据对某省委党校2001年上半年进修一班的调查,43名市、厅级干部中,仅有三位一线实职市、厅长参加学习,其余40人都是政协、人大以及助理巡视员等,可见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据对辽宁省14个市20个县(市)区的调查显示,任职期间县(市)区一把手来省委党校学习的只有1人,只占应参加学习人数的5%。这反映了主要领导干部对学习不重视的程度。二是对文化品位与领导干部的重要关系认识不够。因此,对提高自身文化品位没有精神动力和紧迫感。三是有关干部培训机构对文化方面的培训不重视。一些党校、干校只重视政治理论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