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学者论坛


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先进生产力

(2003-10-09 00:00:00) 来自:<理论前沿>(200123)河北省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基地


【内容提要】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先进生产力?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着眼于社 会生产力的本质特征,用发展的观点去理解和把握;(二)着眼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大势,用 全球的观点去理解和把握;(三)立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用系统的观点去理解 和把握;(四)立足于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用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和把握。<br>
    正确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先进生产力,是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科学论断的重要理论前提。搞清楚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 对于深入学习和正确实践“三个代表”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br>             一、要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本质特征,用发展的观点去理解和把握<br>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向前发展的历史过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 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的生产力,人类不 断发展的需要才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满足,社会才能不断前进。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发 展是硬道理。所以,发展是生产力的本质特征。<br>     从发展的观点理解和把握,生产力终究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向前发展的运动过程,而不会是 一个静止不动的概念。人类不断发展的需要、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产主体的差异性,决定了 生产力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动态性和差异性。这种动态性和个别的差异性又决定了生产力必定 会有时间和空间状态下的先进与落后之分。例如,从时间发展顺序上看,生产力的发展经历 了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具有相对于前 一阶段的先进性,每一阶段又具有相对于后一阶段的落后性;从空间的发展来看,不同的民 族、国家,不同的地区,甚至在同一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生产力的发展会有很大差别,形 成同一空间状态下的不同的发展时代。如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形成了同一空间状 态下的同一时代多种生产力发展阶段并存的复杂局面。<br>     发展是以人类不断生长的需要为目标,以先进生产力为主导,以生产关系的不断改革和调 整为动力的发展。先进生产力始终会代表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因此我们党把始终代表先进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放在首位。<br>             二、要着眼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大势,用全球的观点去理解和把握<br>     由于人类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局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很大不同,先 进与落后的差异非常突出。今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发达的生产力 ,基本上代表着当代世界的先进生产力,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所拥有的 主 要是落后的生产力,因此被称为发展中国家。由于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所带来的巨大差 别,目前由经济全球化推动的国际分工,是由掌握世界最先进生产力(知识技术创新能力最 强)者所主宰的,而且形成了按照生产力状况强弱,即最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 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的梯次分工进行生产和分配的格局。比如在对待计算机这种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问题上,不同层次的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标准。今天的美国只把 凝结于计算机芯片中的程序看作高新技术,而且还准备将CPU的生产列入传统产业。而日本 、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仍将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的生产视为高技术产业。美国拥有当 今世界独一无二的人力资源,依靠其强大的“计算能力”掀起了信息数字化革命。其科技水 平领先于日本、西欧近10年,因而主导了今天的国际分工。不难看出上游产业控制下游产业 ,无形生产控制有形生产是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国际分工的必然态势,不能保持先进 ,就会陷于被动受制于人的局面。高新技术同生产的高附加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缺乏高新 技术含量的生产只能在低附加值的慢车道上缓慢爬行,并随时准备给快车让路。<br>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为了全人类的事业,本来应该拥有发达的生产力,但是由于历史的 原因,我们先进的社会制度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因而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只 能是发展生产力,奠定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物质基础。无论理论的证明或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历 史经验和教训都说明,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关起门来搞,只有在开放的系统中,在竞争的环境 下,有先进的参照系,生产力才能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发展并保持 先进的生产力必须要有全球的观点,绝不能离开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这个总坐标,目标定位 始终瞄准世界发展的先进水平。否则,离开了世界先进生产力这个总坐标,所谈论的“先进 ”就没有世界意义。因而,我们的发展只有通过超常的学习和创新,赶上世界生产力发展的 潮 流,才不会落在时代的后面。<br>             三、要立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用系统的观点去理解和把握<br>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两对 对立统一体,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既包括生产力诸要素的内在发展要求,也包括对与生产力构 成矛盾统一体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乃至对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要求。<br>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使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属于解放生产力的范畴,当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生产 力发展时,解放生产力显得特别重要。同时,用系统的观点来理解和认识先进生产力,还意 味着,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在如何改革生产关系上,更应注重对生 产力本身的发展,因为,生产力是这一对对立统一体中起决定作用的一方,尤其当生产关系 暂 时不对生产力发展构成制约时,发展生产力更应成为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解放生 产力,而且要发展生产力。<br>     更进一步讲,先进生产力是由若干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