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历史。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八十年。”“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br>
党一成立,就确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就实际上给自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根本依据和根本途径问题。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最迫切而又最艰难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一切斗争和努力之成败得失,皆系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永恒课题。它表现为一个历史运动,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断推移而不断产生历史性飞跃,产生“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穿党的三代领导全部理论活动、贯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重要论述的一根红线,都是解决和回答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时马克思主义为何必须中国化以及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怎样中国化的根本问题。<br>
一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最先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也是最先明确提出和解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人。马克思主义虽产生在西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它时主要依据的虽是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英、法、德等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的情况,它的三大思想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不同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阐明了人类走向美好社会的根本道路,它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结论,是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真理认识。当然任何普遍性真理、任何科学理论在运用时都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化,特别是运用到中国这样一个与欧洲截然不同的东方古老大国时,更是如此。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依据,从哲学上来说,就是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是事物的抽象和具体、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毛泽东正是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br>
在中国革命成功和失败、正确和错误长期反复的更替中,毛泽东深思根本问题何在。他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能否胜利的关键。<br>
早在1930年,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就初步论述了“相结合”的思想,1938年9月他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第一次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并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它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必须解决的问题。”<br>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他说:“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br>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此毛泽东围绕“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和“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和“假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和“主观主义”等几对概念,作了深刻的说明。<br>
他指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即“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说,“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是按照中国特点加以具体运用的马克思主义,而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离开了这点,就是“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各国人民斗争时所具有的国际化(世界性)和民族化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和各个民族国家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走向全世界的世界化、普遍化过程,也是它具有各民族风貌、风格、各民族气派、作风的民族化过程。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与各国、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结合,使其真理性内容通过民族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体现其世界性、国际性的意义和价值,成为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全球性理论。他把那种只讲国际性,不讲民族性,完全脱离中国实际的左倾教条主义,称之为“假马克思主义”。1941年他总结党的历史时说,“过去我们党很长时期为主观主义所统治,立三路线和苏维埃运动后期的‘左’倾机会主义都是主观主义。苏维埃运动后期的主观主义表现更严重,它的形态更完备,统治时间更长,结果更悲惨。这是因为这些主观主义者自称为‘国际路线’,穿上马克思主义的外衣,是假马克思主义。”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它。”而这就意味着创新,意味着“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关键在于应用,而要运用得好就必须从中国特点、中国实际出发。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去应用,必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所以,创新又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也是成功应用的标志。毛泽东说:“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他强调,“要分清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应当从实践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