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围绕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我准备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是党和江泽民同志长期思考和研究的结果;第二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创新的历史;第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关键在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br>
一、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是党和江泽民同志长期思考和研究的结果<br>
为什么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在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这场教育对于我们党、对党的作风建设有什么意义?我想从近两年来党中央和江泽民同志有关讲话中挑选出九个资料,以帮助大家领会中央研究这个问题的思路。<br>
第一个材料,是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他在这次讲话当中,提出马、恩、列和毛泽东都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提出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论,也表明他是如何思考马克思主义发展的。<br>
第二个材料,是2000年6月20日,江泽民同志在西北五省党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这篇讲话里面,江泽民又提出了理论创新的问题。他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是理论创新的典范,都是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江泽民同志又一次引用了恩格斯《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的那篇讲话,说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新变化,资本主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纯粹的私人生产,资本主义已经没有了无计划性。<br>
第三个材料,是2000年6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他在这篇讲话中提出,不论是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还是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都离不开历史,要从历史上来考察。离不开什么样的历史呢?他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150多年的历史,离不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70多年的历史(因为苏联从1917年成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解体有70多年),也离不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40多年的历史(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算起),离不开资本主义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360年的历史。也就是说我们考察社会主义也好,考察资本主义也好,都离不开历史的考察。<br>
第四个材料,是2000年10月11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他说,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充分说明马、恩、列和毛、邓都是理论创新的典范。江泽民在这篇讲话里面又一次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创新,为什么能够发展,就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运用基本原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他说,我们只有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矛盾和发展的原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的原理,必须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武装群众的原理等等,这样一些基本原理,来说明“三个代表”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表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表现。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才能用活用好马克思主义,才能端正马克思主义的学风。<br>
第五个材料,是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他在这篇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从发表到现在快153年了,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些重大变化面前,我们不能够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能够预见到,因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十九世纪的下半叶,列宁生活在二十世纪的初叶。他们没有看到这些新变化,所以不能要求他们,不能苛求于前人。他说,后人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不断前进是历史的规律,长江后浪推前浪,后人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前进。所以,江泽民在这篇讲话里面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是不断地超越,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前进,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之所在。<br>
第六个材料,是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大家都熟知,讲话提出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与时俱进,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里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充分证明了的重要原理。他告诉我们要真正地理解和把握党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而要提高贯彻思想路线的自觉性,也离不开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说,讲话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的重要的指导性文献。<br>
第七个材料,是2001年8月21日,江泽民同志在山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他提出抓作风建设,关键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认为现在突出的问题是两个方面,一是不重视学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二是搞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从《宣言》发表以来150多年过去了,世界上的重大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什么要求?在改革开放中如何认识和处理许多新情况、新挑战?这些都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新的实践经验中求得解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不断继承、不断创新的结果,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这才是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要求。<br>
第八个材料,是2001年8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国防大学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究班上的讲话。他提出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首先要解决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他认为,上述两个要求,始终是检验是不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他在这篇讲话中又一次提出要以马、恩、列和毛泽东、邓小平为榜样,学习他们从不教条,从不僵化,与时俱进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强调要用发展的观点、用后人突破前人的发展规律来对待马克思主义。<br>
第九个材料,是200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十五届六中全会上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在全党进一步造就鼓励解放思想、实事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