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把“三个代表”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规定为执政党的建设理论<br>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1.关于“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r>
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决议案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的忠实代表。<br>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会议通过的由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国民族的先锋队。”<br>
1956年9月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只提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未提“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未提“是全国民族的先锋队”。<br>
1969年4月党的九大通过的党章更加强调党的阶级性:“中国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1973年8月党的十大通过的党章只提了一句,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通过的党章关于党的性质提法与九大党章相同。<br>
到了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才恢复了党的七大党章提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1997年10月党的十五大党章完全采用了十二大的表述。<br>
由上可知,建党以来,党章关于党的性质的表述,有两次大的变化,一是党的七大将二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改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一提法在九大、十大、十一大又被改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到十一大终于恢复了“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提法。二是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和1945年党的七大先后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又是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的代表。”这一提法被八大、九大、十大、十一大所改变,到十二大终于恢复了七大的提法。<br>
把“无产阶级先锋队”改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是因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前,不占有生产资料,在夺取政权或夺取部分政权(党的七大召开时,我们已有19个解放区,90多万平方公里)之后,无产阶级占有或占有部分生产资料,就不再是“无产者”,因而成为“工人阶级”。<br>
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又是全国民族的先锋队,是因为中国近代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共产党集民族独立解放与民主革命重任于一身。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尚未统一,中华民族尚未在各方面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推动民族崛起仍是我党的历史重任。<br>
中国工人阶级属于中国人民的一部分。因此,不管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还是“全国民族的先锋队”,强调的都是一点:党的先进性表现在“一个代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中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党的历史传统的继承。<br>
2.关于“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r>
党的七大党章首次提出党的思想建设,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批判地接收中国的与外国的历史遗产,反对任何唯心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br>
2000年2月19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高州的讲话中,提出的是“两个代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尚未提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讲话中又增加了并且是首次提出了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形成了“三个代表”思想。<br>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历来是重视党的思想文化建设的,但各有特点:毛泽东同志论述的角度是新民主主义政权的文化政策与纲领;邓小平同志论述的角度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江泽民同志则是从党的先进性、党的建设的角度论述先进文化的,是把先进文化作为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看待的,是把发展先进文化视为“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一句话,是把先进文化提升到党的本质层次。<br>
3.关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r>
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79页)但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显然不是从党的先进性来源谈论生产力的,而是从党的任务立论的。党的八大党章也是就此意义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了社会生产力以巨大发展的无限前途。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br>
2000年2月19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高州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党要始终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首次把党的先进性与生产力的先进性相联系。<br>
综上所述,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思想的是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决议和1945年党的七大党章;提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19日的重要讲话;系统提出“三个代表”思想,则是2000年2月25日的广东讲话。“三个代表”经历了从一个代表到两个代表再到三个代表的演变过程。<br>
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的性质,从高州讲话“两个代表”的提出开始,江泽民同志始终是从党建角度立论的:“改革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