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四大以来理论界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新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研究简述(200205)
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运用、创新与发展邓小平理论上的显著特点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全面创新。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既积极进取又科学冷静的创新意识和理性精神,是我们国家社会政治稳定、综合国力增强、精神面貌一新的决定性因素。十多年来,理论界对第三代领导集体创新与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仅从理论研究视角对这项研究加以简要论述。<br>
一、研究不断深入<br>
这一研究的进展大体可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十四大到十五大。在全国各界掀起邓小平理论学习和研究热潮的形势下,理论界展开了对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贡献的研究。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为了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重要谈话精神,同时也为十四大召开做好思想理论准备,江泽民同志于同年6月9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地分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及其所包括的一系列主要内容,从而正确地揭示了邓小平理论各主要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江泽民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全面、准确、深刻的新概括,将其基本内容归纳为相互联系的9个方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十四大以来,第三代领导集体号召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全国各界积极响应,掀起了邓小平理论学习和研究的热潮。为了推动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有关方面还举办了多层次、多专题的邓小平理论研讨会。其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是分别于1993、1994、1996年在上海和北京召开的三次全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这三次研讨会,使我们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更加系统、更加深入。<br>
为了适应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的需要,各地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团体。1994年中共中央又决定,在中央党校、国家教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组建5个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许多省、区、市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党校等也相继成立了研究中心、研究小组。研究中心或基地组织开展的大量研讨活动,在思想理论界起到了引导、示范、带头、辐射作用,这就在全国形成了一支人数众多的邓小平理论研究队伍,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调整充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开始加强对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贡献的研究。特别是1995年底,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作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报告,列举了关系中国跨世纪发展的12个重大关系,理论界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一时期对第三代领导集体创新与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侧重于政治稳定观、经济发展观、文化建设观、制度创新观等方面,为十五大科学概括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舆论基础。<br>
第二阶段,从十五大到目前。对第三代领导集体创新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走向深入。1997年10月十五大政治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进一步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把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并用“新境界”、“新水平”、“新判断”、“新体系”等对邓小平理论进行历史定位。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世纪发展的创新思想,是新的时代精神的升华和结晶。这一切推动了邓小平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境界。实践表明,第三代领导集体是从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上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并且始终坚持用完整准确的邓小平理论去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程。这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广大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把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创新思想结合起来研究,从治国方略、理论创造、实践开拓、目标构想、体制创新、政策完善等方面探讨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政治哲学和治国理念。<br>
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理论界对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贡献以及如何创新与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呈现逐步加强的趋势。为了推动这方面的研究,1998年12月,中宣部等六部门联合主办了“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2001年7月,中组部等八部门联合主办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2000年6月,中央党校在全国率先召开了党校系统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这三次会议的重点都是讨论十四大以来第三代领导集体如何创新与发展邓小平理论的。<br>
从2000年春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理论界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紧紧扣住一个总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一条脉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关系;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条道路——中华民族振兴的道路,结合“七一”讲话和"5·31"讲话精神,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活动。例如,2002年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从三个方面安排主攻课题的研究:第一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十四大以来党建理论和实践创新;第二课题,党的执政规律;第三课题,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又如,为了深入系统地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求是》杂志社拟定了28个课题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分专题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学习、研究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br>
二、若干方面的研究进展
理论界对第三代领导集体创新与发展邓小平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笔者在此仅就以下方面的研究动态作一简要阐述。<br>
(一)对确立邓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