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学者论坛


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历史地位及伟大贡献

(2003-10-07 00:00:00) 来自:<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甄小英


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历史地位及伟大贡献(200107-08)

【内容提要】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第一次初步系统地回答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如何建设党的问题”,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建党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他科学地确立了执政党的任务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发展了党的政治建设理论,确立了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丰富和发展了党的领导的理论、党的自身建设理论以及党际关系理论。<br>
    执政党建设问题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大难题。20世纪头五十年,社会主义运动高歌猛进,这与俄国、中国等一系列国家的无产阶级成功地解决了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如何建设一个能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夺取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紧密相联。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运动遇到空前挫折,这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解决好执政党建设问题紧密相联。执政党建设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整个政治架构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历史性贡献,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第一次系统地、科学地(当然也是初步地)回答了执政党应该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如何建设党的问题,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时代,为执政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br>             一、邓小平党建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础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基本条件。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恩格斯着重解决了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要不要建立自己独立的政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如何建党的问题。确立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组织制度和策略思想等,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br>     由于他们没有共产党执政的实践,不可能对执政党的建设进行系统的论述。<br>         (二)列宁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建立了一个能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并对执政党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br>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和平党、议会党、修正主义党)的新型的党、战斗的党、革命的党。在如何建设一个领导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建党理论,并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列宁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建党思想,如: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党是无产阶级有组织的部队;党的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党是由人数不多的职业革命家和广大党员群众组成;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党必须坚持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反“左”时要注意防右,反右时要注意防“左”等等。<br>     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列宁提出了许多宝贵思想。但是,  由于他领导党执政的时间不到7年,党执政的实践, 特别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还未全面、深入展开,因而对执政党建设的问题,还处于探索之中。他关于执政党建设的论述,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对执政党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至今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仍有普遍指导意义。如:必须坚持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执政党的首要任务是搞经济建设;执政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增大了,要始终注意反对官僚主义;执政党要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注重党员质量,纯洁党员队伍等。另一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采取的一些具有临时性的应急措施。如列宁本人是具有很强民主思想的领导人,但在内战时期没有充分实施民主的条件,不得不更多的强调集中,实行“战斗命令制”和广泛的干部任命制等,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对上述应急性措施后来列宁也主张加以改变。还有一类是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探索,但没有来得及深入展开,在实践中这些问题还未解决。如:党政关系问题,他提出党政职责要分开,但如何分?在实践中还未来得及解决;关于党内监督体制问题;列宁提出中央监察委员会与中央委员会平行,从机构设置看,监察委员会应有监督包括领袖在内的所有党员的机制。但从给监察委员会规定的任务看(列宁在世时1922年8 月俄共(布)十二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党章规定,监察委员会是“帮助巩固中央、区域和省的党的统一和威信”),监察委员会又可以是同级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监察委员会机构应如何设置?应赋予它什么样的职能?列宁没有来得及做进一步的回答。再如,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问题,他开始认为官僚主义是旧政府的人员带进来的。所以,派工农进入政府,并成立“工农检察院”。但是,国家机关中仍然产生官僚主义。在他重病中,有人讲:“官僚主义实际上是从缺乏民主,过度集中的体制中产生的”,列宁对这一观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没有来得及做进一步的研究就去世了。<br>     斯大林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继续进行探索,对列宁的建党思想做了进一步发挥,在同反对派的斗争中一方面捍卫了列宁的建党思想,另一方面也把列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采取的一些应急性措施凝固化、强化了。如:和平时期仍过分强调集中;实行广泛的干部任命制等,并在许多问题上违背了列宁的思想,在党的建设上出现严重失误,留下了沉痛的教训。<br>         (三)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它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问题。用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br>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有400多万工人,我们却建立了一个有400多万党员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这在世界政治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