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学者论坛


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到江泽民“七一”讲话

(2003-10-07 00:00:00) 来自:<社会科学报&gt;王君琦


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到江泽民“七一”讲话——访党史专家龚育之(20020124)

      纪念历史事件,要回顾过去,还要联系当前,立足今天,才能有时代感。<br>     记者: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已经十年了,回顾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高速、有效地推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面貌发生的变化令世人赞叹、惊讶!请您对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意义作一个简单的评价。<br>     龚育之:我想,还是江泽民十五大报告中的评价深刻准确。它是经过从“南方谈话”到十五大五年多实践的检验而作出来的,又经过从十五大到现在将近五年的实践而证明这个评价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br>     十五大报告说:“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br>     这是比照着对第一个宣言书的评价来写的。一九七八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被十五大报告评价为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br>     十五大报告中所说的“这两个历史关头”,都是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两个划分历史阶段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在改革开放中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把新时期的历史推进到新阶段。<br>     记者:现在有一种评价,认为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是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把新时期的历史推进到又一个新阶段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评价?
    龚育之:如果要讲第三个重大历史关头,我想恐怕要从邓小平逝世和十五大召开算起,算到江泽民“七一”讲话。十五大结束不久,我写了一篇《十五大精神和党史研究》,就讲到这个意思。在回顾了前两个重大历史关头的道路选择以后,我说:邓小平逝世,领导我们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的伟大历史人物不在了,中国向何处去,我们党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在这个关头,后继的人们怎样确定自己的方向,这是需要由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向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郑重地作出回答的问题。在国际上,注意中国发展的各种各样的人们,也都在观察邓小平逝世后中国的走向,有些人担心,有些人则希望中国转向,转到这个方向或者那个方向。正是在国内外议论纷纭面前,十五大坚定地明确地向全党、全国人民、也向全世界回答了中国的走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压力,什么风险,都不动摇。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敢于抵制错误的意见,坚定不移地走邓小平领导我们开辟的、又在“南方谈话”中指引我们坚持和发展的新路,这就是十五大给人们以强烈印象的精神状态。<br>     十五大报告两大贡献:一个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从回顾二十世纪和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历史高度,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还有一个就是进一步展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治国家),绘制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中国继续发展的蓝图。十五大报告结束语高瞻远瞩地讲准备迎接风险。十五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从容应对并战胜来自国内外的、来自自然界和来自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一系列风险,有系统地提出和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第十个五年计划和西部开发问题,宣布邓小平规划的第二步发展战略已经实现,从2001年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br>     记者:这是从大的背景评价历史,是势所必然,理应如此。不过,说从邓小平逝世、十五大召开,到“七一”讲话,是第三个重大历史关头,一个历史关头能跨越这么长时间吗?<br>     龚育之:第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从“文化大革命”结束算起,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也有两年多时间;第二个重大历史关头,国内国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从1989年算起,到“南方谈话”,也有近三年时间。历史类比,总是取其在某一点上进行类比,并不是在各方面都能类比。就具体情况来说,第一个重大历史关头的情况和第二个历史关头的情况,就有许多不同。第三个历史关头的情况,同前面两次的情况的不同之处就更多了。说二者可以类比,类比之点主要在道路、方向的重新选择或重新确认。<br>     记者:划分历史阶段的问题呢?<br>     龚育之:从二十一世纪开始,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分界线在这里。从十五届五中全会起,已经多次公开宣布了这一点。这是新时期历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为新时期的第一个阶段,从“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到二十世纪结束为第二个阶段。<br>     “七一”讲话是进入新世纪后江泽民同志最重要的一篇讲话。根据时代需要,把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三个代表”思想的概括就是这种需要的产物。“七一”讲话全面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深刻内涵,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所确定的历史任务而奋斗的目标。<br>     所以说,十五大报告和“七一”讲话这两个纲领性文件,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成果和集中体现,是继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面对时代和实践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提出和探索新结论的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br>       邓小平奠基——江泽民提议——十四大决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