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方重要谈话到“七一”重要讲话——纪念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10周年(200201)
【内容提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南方重要谈话和“七一”重要讲话的共同立论基点,也是这两篇光辉文献重大时代价值之根本所在。他们一脉相承,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刻表达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br>
10年前,1992年初春,在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严峻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各种挑战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以一个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理论勇气和恢宏胆略,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一重要谈话,在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继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之后,我们党在新时期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南方谈话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已经深深地镌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丰碑上。<br>
社会在发展,理论在前进。南方重要谈话至今的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其重要的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时代变化和新的社会实践,多方面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同志在南方重要谈话中所阐述的一系列基本理论继续推向前进,形成了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核心的新的理论成就。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度凝聚着近10年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和理论贡献。这是一篇充满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是继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之后我们党在新时期第三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征途上,我们十分有必要从南方重要谈话到“七一”重要讲话的不平凡历程中撷取深刻的启示。<br>
一、从南方重要谈话到“七一”重要讲话,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品质的深刻坚持和不懈追求<br>
在人类思想文明史上,马克思主义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推陈出新的强大生命力,根本奥秘就在于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而勇于和善于创新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特征是它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不拘泥于书本,不拘泥于已有的经验,不拘泥于已有的认识,注重于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注重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揭示,注重于对未知世界的理论探索,注重于回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境界,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最重要源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如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更是如此。在与时俱进理论创新问题上,邓小平理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我们,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观点,在马、恩、列、斯、毛的书本中很难完全找得到,或者有也只是零星的提法和思想的萌芽,它们无不是对社会实践进行创造性理论总结和理论提升的结果。正是这种敏锐的时代意识,鲜明的实践品格,深厚的群众观点,深邃的规律揭示,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与时俱进本质的基本要素。<br>
1992年南方重要谈话,集中反映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勇于和善于推进理论创新的。<br>
首先,高度关注时代变化的要求。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相继退出历史舞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严峻考验。在国际国内严峻形势中,中国社会主义究竟向何处去?对这个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书本中没有现成的答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精辟分析了时代变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系列适应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他明确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总主题下,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经济,坚持改善人民生活,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必须“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否则就难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否则就很难“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甚至有可能在与现代资本主义相比较中使人们丧失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认知品质,才产生了如此精辟思想,才高瞻远瞩地引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地溶于时代进步的大潮流中。<br>
其次,密切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靠实践不断地推进,这就是科学理论的与时俱进。善于根据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总结和提炼理论,这是邓小平同志一以贯之的品格,也是南方重要谈话的一个鲜明特点。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深刻指出,回答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社会实践。“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正是这样一种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系列难解的问题,澄清了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观念以至错误认识,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并向世人展示: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根源于社会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也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br>
第三,深刻总结人民群众的创造。在南方重要谈话中,邓小平同志精辟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