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学者论坛


21世纪党的建设总纲

(2003-10-07 00:00:00) 来自:<理论与实践&gt; 李连仲


21世纪党的建设总纲——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200015

    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一精辟论断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所作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和新发展,是对我们党近80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150 多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思考和新总结,是新世纪里确保我们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力的行动指南,是在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根本性新要求,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总纲。<br>             一、党建之根:党要始终忠实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生产力不仅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且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早已昭示的真理。人类社会各个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更替,每一社会形态由初步形成到完善发展,归根到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社会生产力结构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定历史阶段的作为科学物化的生产工具既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不同历史经济时代的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如石器、青铜器、铁器、蒸汽机、电器,以及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生产力,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走向和趋势。而人们在利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生产工具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从而使人的认识能力、科学素质不断提高,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社会先进生产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其决定性作用。放眼世界和未来,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因此,所谓先进社会生产力,是指现代科技和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的生产力。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和开拓者是中国工人阶级,广大科技工作者、技术工人、优秀企业家及其他高素质劳动者是其基本组成部分。而中国共产党则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这种先锋队性质及其全部政策与实践活动,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最终决定并反映了先进生产力发展所提出的根本性要求。过去,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和旧的上层建筑,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道路;今天,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赢得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今后,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永葆先进性和生命活力,就必须继续高度重视研究和解决社会生产力问题;就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做到“任尔东南西北风,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放松”。所以,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忠实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切实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够站在历史发展的最前列,就必定成为当之无愧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这是党建之根。<br>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市场化给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课题,我们必须根据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若干重大课题:<br>     第一,要密切关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的最新趋势,大力发展中国自己的高科技生产力,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要敢于和善于抢占某些科技领域中的制高点,争取有所突破,占领国内国际市场;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可能领域积极发挥后发性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全力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导向的工业化、智能化、社会化、市场化生产力的比重,广泛发展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生态经济、环境经济等新型经济形式。我们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抓好人才开发和利用工作,加快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br>     第二,要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最新动向,根据世界市场供求变化,并针对我国特定类型的结构性矛盾,大力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出我国一批高增长产业,并注意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国的传统产业。特别重视并着力清除形成城市消费和投资新热点上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加快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换。<br>     第三,要深入研究并正确解决中国加入WTO后, 如何在更广泛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新问题。按照趋利避害原则,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从整体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我国经济越开放,越要注意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金融与经济安全。<br>     第四,要科学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后,改革转入全面体制创新攻坚阶段出现的新矛盾。努力从各方面着手做好解决今后改革更为复杂更深层次问题的准备。要全面研究中国短缺经济时代基本结束后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在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者同时并进的新阶段,切实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结构升级优化,既积极又稳妥地大力推进中国经济的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br>     第五,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充分发挥其先进生产力创造者的作用。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br>             二、党建之魂: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r>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除了观念形态的文化,还有知识形态和制度形态的文化,三者相互联系和影响。作为人类文明和智慧结晶的先进文化,不仅对社会生产力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为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