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200202
【内容提要】“三个代表”思想,是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对党的建设面临的严峻考验的科学回应,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党的性质理论特别是先进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中外无产阶级政党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根本任务和前进方向的进一步明确。<br>
无产阶级政党依靠什么渡过现实的难关、迎接未来的挑战?依靠什么赢得人民的支持、接受人民的选择?依靠什么支撑起振兴民族的使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复思考的问题,也是各种非无产阶级政党认识评价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依据。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br>
一、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是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国际背景,“三个代表”思想是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对党的建设面临的严峻考验的科学回应<br>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善于领导革命的党;既要建设,就要有一个善于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保持先进性的党。这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与建设充分证明了的一个真理。而党的先进性总是与时代前进的步伐息息相关的。一个跟不上时代步伐、落后于时代要求的政党,就不可能说是具有先锋队性质和保持先进性的党。列宁说过,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只有首先分析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1]。<br>
21世纪的中国,将是更加紧密地与世界发生联系的中国,也将是在时代大潮中搏击和经受时代风云考验的中国。因此,新世纪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就不能没有战略的眼光。放眼未来的世界,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有什么变化?时代的发展将呈现什么样的走势?这样的国际大局向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回答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之所以在世界之交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首先在于我们所面对的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所面对的外部世界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前人难以想象的激烈变化。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2](P182)
第一,从世界政治格局来看,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有的两极对峙格局结束,世界开始多极化进程。这一重大变化,使得世界出现许多新情况:大国关系在重新调整,一些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等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特别是新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所抬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不会改变。尽管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不会改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上处于超强地位,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将会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2](P28),这一过程必然会充满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激烈斗争。这将决定,威胁我国主权和安全的未来可能发生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我们同西方敌对势力渗透与反渗透、遏制与反遏制、分裂与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演变与反演变的斗争,是长期、复杂、尖锐的。这一切又对中国共产党在错综复杂矛盾的世界中,在各种政治文化力量激荡中始终保持先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r>
第二,从世界经济发展态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规模迅速发展,以强强联合为特征的兼并浪潮风起云涌,跨国公司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区域经济向集团化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拉美南方共同市场、亚太经合组织等世界经济组织开始有了实质性的意义。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对所有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发展中的大国的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它既给共产党提供了实现先进性的前所未有的可能和条件,也给执政的共产党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两重性。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如果没有正确的对策就会落入更加不利的地位。”[2](P28)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受国际经济运行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加,在国际竞争中我们会学到很多东西,但也将面临许多不利因素,竞争会更加激烈,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安全的任务将更为艰巨。<br>
第三,从文化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科技的创新,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国家的经济结构、综合国力,而且影响政治格局,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现在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对策,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一些发达国家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正投入巨资,力图发展本国的所谓“新经济”。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实现赶超的难度将增加。此外,我们还必须看到,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条件下,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传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长期存在,有时会相当复杂、尖锐。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千方百计想搞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br>
总之,面对国际范围内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能否抓住机遇,抵御各种风险和战胜各种困难,继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