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00003)
【内容提要】从“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和建党理论基础来看,“三个代表”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角度对党的性质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表述。<br>
2000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始终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三讲”教育中反复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思考其理论底蕴,深感“三个代表”是从社会结构的三个层面,即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角度,对党的性质的一种新的概括和新的表述。<br>
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从生产力的角度对党的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也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个最基本最深刻的思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正是这种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构成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因此,也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建党理论的基础。众所周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全世界第一个共产党的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有了一部完备的正式党纲。列宁曾评价《共产党宣言》说:“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1]正是在这部天才的著作里,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建党理论的基础。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一方面,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因为,这种关系已经阻碍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打破,而且果然被打破了,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2](256)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也是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出发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周期性出现的商业危机表明,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下它本身所造成的强大的生产力。因此,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第三,马克思恩格斯也是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论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无产阶级即产业工人,他们本身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关键要素,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就是产业工人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要求。当时的要求就是消灭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只有满足了这些要求,才能调动产业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出现正是这种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集中体现,共产党也只有代表了这种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是真正的共产党,才能得到工人群众的拥护,才能对社会发展产生真正的推动作用。<br>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开始就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产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足10%,与机器大生产相联系的产业工人只有约200万(此外还有手工业工人约1000万),占人口90%以上的是农民,农业总产值也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0%以上。中国共产党没有把自己定性为农民的党,而把自己定义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就是因为只有机器大工业才是先进的生产力,无产阶级的要求才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以党的“一大”就把奋斗目标定为: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和私有制。当然在整个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党也充分考虑到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与这些阶级结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但这绝不影响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也不影响党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br>
在知识经济已经初见端倪的今天,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贯要求,又包含着新的时代内涵。一个社会的生产力不但是由不同的要素构成,而且是由不同的层面构成的。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机器大工业相对于传统农业来说是先进的生产力,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相对于传统工业而言,知识产业是最先进的生产力,与此相适应,工业革命中产业工人的要求是先进生产力的要求,而在知识经济中,作为工人阶级中最先进部分的知识分子的要求是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但是,不论是知识经济的要求,还是知识分子的要求,从本质上概括就是两句话:一是承认和尊重知识的价值,二是追求和鼓励知识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br>
二<br>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党的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为了能够生产和生活必须结成各种复杂的社会联系,而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物质利益关系。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因此,任何一个政党要想得到人们的支持和拥护,必须代表某部分人的利益,反映这部人的愿望。在阶级社会里,政党一般是阶级的政党,但无产阶级的政党与资产阶级的政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共产党同一般无产阶级政党不
|